科技国家科学利益集团(G.I.S.N.T)宣布创立“国家计量学”(La Natiométrie)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和职业领域。顾名思义,“国家计量学”是指对“国家”现象的度量或量化,旨在对异常情况进行诊断或制定方案以改善整个系统的性能。
国家计量学的研究计划着眼于使人文和社会科学像物理学和生物学那样精确。这些学科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首先必须开发出通用的测量仪器和系统,以便对研究对象进行可视化和量化。例如,加利略·伽利略通过望远镜验证了前人的观测,并构建了一个准确且可验证的宇宙体系,从而使艾萨克·牛顿能够制定出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又如,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借助显微镜发现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这为路易·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也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石。这两个著名的例子,为人类打开了探索无限微小与无限宏大的准确知识之门。
今天,“G.I.S.N.T”科技研发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了类似的突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实时、全范围诊断国家的仪器。这种仪器通过一种适合“国家”现象作为元系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系统)复杂性的建模方法得以实现。2014年,该团队在基础研究领域提出了一项关于国家演化的科学法则(一种数学形式),这项成果即将发表。基于这一研究,团队开始研发一套能够实现“国家”现象可视化和量化的技术设备。
这一过程在2016年成功开发出一台专用于国家诊断的超级计算机,我们称之为“国家计量仪”(Natiomètre)。这一技术已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注册,专利号为PCT/IB2019/000707。
三项可能的技术应用目标:
- 面向公众的应用,作为社会指导工具。
- 面向企业的应用,作为经济情报工具。
- 面向政府的应用,作为科学治理工具。
没有全面的诊断,就无法充分评估一个国家的真实和整体状况。不幸的是,人文和社会科学视角的分散、测量系统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使得这一任务更加复杂,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得出部分甚至相互矛盾的解决方案。不仅语言和视角的差异存在障碍,学科之间的壁垒也加剧了科学家之间的沟通困难。因此,人类现象的整体理解不仅对科学家来说遥不可及,也对普通公众不可得,这种状况导致科学与人民之间的系统性分裂,严重威胁着我们的文明。构建一种共同的语言、弥合视角差异以及开展跨学科工作,成为任何试图打破现状并促进科学学科协同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将“国家”现象视为一个元系统,其中所有其他子系统(即人文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可以找到其容纳和通用的参照物,这种参照物可以作为不同学科之间精准沟通的基准。这种方法通过多维度、跨领域数据的精确交叉分析,使得人类和社会现象的整体理解与掌控成为可能,为科学家、公众以及所有依赖此类分析的专业人士(例如分析“国家”现象的专家)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体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家计量仪”(Natiomètre)的核心功能得以发挥,即让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科提高精确性。
“国家计量仪”的创新特性
“国家计量仪”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开发了一种校准技术,用于构建“国家”现象的通用计量系统。这种校准技术允许对“国家”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系统的多维现象进行多种数据的标注和交叉分析。该系统同时在三个不同的量级上运作,分别对应不同的物理环境:人类心理层面、生物学层面以及物理化学层面。因此,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国家”现象被视为一个量子系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它被视为一个生命系统;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它被视为生者和逝者的共同家园。
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国家基准”的技术装置,这是通过“国家”现象的相空间形式化得以实现的,后者用于对问题进行参数化。这是一种即时测量装置,可对“国家”现象的整个定义域进行全方位测量。通过这一努力产生的技能、过程和协议,被统称为“国家计量学”(Natiométrie),并将逐步发展为一门新兴的职业领域,甚至是一门科学学科。
“国家”现象的定义域
“国家”被定义为一个全球性的集体组织,它将一个或多个社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实体,通常被称为“人民”:一个拥有共同领土、历史、经历以及未来展望的人类社区。人类由国家组成,国家由人民构成,而人民居住在领土上。每块领土都有其历史,每段历史形成记忆,每个记忆塑造一个宇宙。在这个多元宇宙中,我们必须寻找一种通用的价值,这对于任何测量行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每个宇宙对应一个现实,每个现实引发一种必然性,而必然性决定了一种态度和心态。
没有对世界的共同理解,“共处”就无法在和平中实现,而科学是提供这一基准的最佳选择。
这不仅仅是一场革命,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理性主权这一重要成就的巩固。在掌握了无限小和无限大的探索之后,接下来需要转向“无限水平”,以实现对时间的掌控。
阿米鲁什·拉姆拉尼
G.I.S.N.T.联合主任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专业协会